插装阀

插装阀

告别“东北现象” 辽宁经济平稳发展驶入快车道

作者:欧宝体育官网在线入口 日期:2023-11-21 14:17:23

  2012年一季度,辽宁省生产总值实现4811.7亿元,同比增长10.2%,高于全国中等水准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5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583.6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2009.6亿元,增长9.5%。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下,辽宁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以来,辽宁经济发展一直在突破自己、突破历史,显示出内涵丰富的“辽宁速度”。

  2007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进入全国 “万亿俱乐部”。 而“十五”之初的2001年,辽宁经济总量刚刚突破5000亿元。

  由5000亿到1万亿,翻了一番,用了6年时间;而由1万亿到两万亿,再翻一番,仅仅用了4年时间。老工业基地告别了“东北现象”的困扰,辽宁经济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

  曾几何时,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辽宁因被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困扰而放慢了前行的脚步。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国有企业负重前行……诸如此类的矛盾和问题被人冠以 “东北现象”。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以来,辽宁人紧紧抓住中央决定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消除制约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协调可持续发展,适时制定和实施了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回眸老工业基地振兴历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浓重的一笔。辽宁人积极地推进产业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国有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可以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逐步向石化、钢铁、重大基础设施和成套装备制造、能源等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90%的地方国有大型工业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鞍钢、本钢主体的联合重组,大船重工与新船重工重组,沈重与沈矿重组,中国兵器集团与华锦化工集团重组,中石油、中石化入股沈阳鼓风机集团,大连瓦轴集团与瑞典SKF重组,沈阳机床集团、大连机床集团等公司实现跨国和跨地区经营……

  一大批企业通过与中央直属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联合重组,消除了发展瓶颈,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辽宁人全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在市场准入、财税支持、金融服务、服务体系建设、维护合法权益、加强监管等政策上有了新的突破。曾经国有经济独大的辽宁,如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超越了 “半壁江山”。

  再看产业体系调整。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丰厚度,如今,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4个行业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接近90%,装备制造业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一个产业体系优化、产业链条丰满,有着现代产业体系特点的产业新格局已然形成。

  《走,到辽宁投资去》,这是2009年8月24日《人民日报》一版头题长篇通讯的题目,也是近年来中外投资者关注辽宁、热衷辽宁的线;在“东北现象”发生的那段艰难岁月,辽宁大量人才流向东南沿海地区,被称为“孔雀东南飞”,更何谈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自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老工业基地内生动力的增强,辽宁对外魅力与日俱增。

  仅“十一五”时期,我省累计新签外商投资企业8608家,合同外资额累计达110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2.9亿美元,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是“十五”的2.6倍和2.9倍。

  2011年,我省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4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外资额位居全国第二位;引进内资5950.5亿元,比上年增长45%。

  今年一季度,南方资本和国外资本加速向辽宁转移,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第一、二产业利用外资成倍增长。

  在利用外资总量大幅度的增加的同时,进驻我省的大项目也明显地增加,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

  大连市欧力士、STX、大洋百货等总部经济项目利用外资达20亿美元;大连圣基置业、大连美联地产等旅游综合体、产业园区项目利用外资30亿美元;沈阳市日本精工丝杠、安川电机、汉锋能源等一大批工业项目、房地产综合体项目利用外资35亿美元;盘锦市香港恒大、东方银座、中珠地产等一批城市地产及商业地产项目利用外资7.5亿美元;鞍山市天地人和、乐购等一批重点项目利用外资达6.9亿美元;投资总额25亿美元的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正式投产;宝马集团全球第25家工厂在沈阳市铁西区正式开工,投资额高达15亿欧元。

  外来投资的大项目有力支撑了我省经济的快速地发展;同时,外资结构的一直在优化,也为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增添了推动力。

  沈阳市铁西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缩影,曾经因为有大批工厂经营不景气、大批职工下岗待业,被称为“最大的度假村”。自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经过“扩权强区”、“东搬西建”、“腾笼换鸟”等一系列产业调整,2011年,铁西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0.3亿元,年均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是2002年的20倍。

  9年20倍,铁西区无疑是在“高速行驶”。然而,“高速行驶”在辽宁绝不是铁西区的专利。

  “煤电之城”阜新市曾经因资源枯竭而一度陷入发展的迷茫。自2008年开始发展液压产业集群,而今的阜新市已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液压产业行业的龙头老大。 2011年,阜新液压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首次超过煤炭产业成为“第一支柱”。 2009年至2011年年底,液压产业基地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350.7亿元,年均增长100%。如今,阜新液压产业基地正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占领国际液压产业制高点,全面替代进口实现中国创造。

  像阜新液压产业基地一样,辽宁有一大批产业集群在迅速崛起——沈阳铁西装备制造、大连软件信息服务、本溪生物医药、辽阳芳烃及精细化工、铁岭专用车基地在全国叫响了名号,全省出售的收益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55个,其中10个产业集群正向千亿元目标进军。

  2007年,辽宁财政收入历史性地突破千亿元,进入千亿财政大省行列;2011年,辽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640.5亿元,总量是2007年的2.5倍,31.7%的增幅比东部11省市中等水准高近6个百分点。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辽宁正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努力拼搏。辽宁经济发展离不开速度,辽宁人更追求有质量的发展速度。(记者 李春林 韩永刚)